印象内蒙古·浩瀚的地平线——长海作品展将于中国美术馆展出
时 间:2025-04-11
浏览次数:

长海作品展

CHANGHAI ART EXHIBITION

 

内蒙古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人文历史积淀丰厚,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升华,形成了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北疆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内蒙古艺术创作也由此形成了本真、质朴、厚重的独特风格。

长海的艺术创作灵感就来源于他生活成长、无限依恋的故乡——内蒙古草原,他的作品一直围绕蒙古马和北疆大地丰富多彩的风物故事,且不局限于创作形式的多元探索,通过情感和思绪的碰撞交流,不断拓展着更加多元广阔的艺术视野与美学观念。 

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马不仅仅是骑行和运输的工具,更是许多人的伙伴和精神依托。可以说,马不仅在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在精神文化层面具有独特地位。历史上关于马的典故、与马有关的历史文物及艺术作品层出不穷,马更是不少中国历代传世名作中的主角,其影响力渗透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中国人与马的故事,可被喻为一部记录历史与情感演进交融的史诗巨制。

长海的水彩艺术对马的表述极具个性和心性自由的特征,这种特征与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实践既保持着生存上的距离,又有着精神上的高度默契,精神自由和现实功利的角逐成为一个共同的主题。语言模式上不断翻新与演进,体现出对外部物欲世界的挣扎和自我内心突围,而他用个性语汇的日臻成熟完成了自我救赎和心灵净化。对绘画语言的新尝试和对已有规范的新突破,几乎成了长海亟待挣脱的桎梏,而身居内蒙古草原的他算是特立独行的“另类”,始终沉浸于那浩瀚的地平线之间,持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清寂。 

纵观长海自2005年至今的水彩画作品,不难看出他在绘画语言上不断修缮。克什克腾的写生系列、听风者系列、情侣系列、牧马人系列、野马系列、兄弟系列等,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长海从绘画技法及题材选择上都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可以看出,此时的长海在水彩表现性绘画中是具有天赋的,具有张力与激情的色彩。笔触的使用渲染了一种浓烈的表现主义气氛,狂猛的线条似乎有了规矩,开始有了秩序的组合,对画面整体气氛把控能力也显著提高。 

在长海艺术创造的历程中,不可否认的是其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是很多艺术家都希望实现的艺术理想,长海达到了,并且在创作中不断地完善,运用个人的艺术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相信长海的艺术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陈坚(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4月11日—4月22日

中国美术馆2展厅

 

 

主办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内蒙古艺术学院

 

承办单位 

内蒙古美术馆

内蒙古美术家协会

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创作与实践中心

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部分展览作品

Partial exhibition works

 

《悄悄话》75x56cm 2023

《跨越这片林》76x54cm 2020

《牧歌》150x100cm 2022

《午后的阳光》148x101cm 2019

《兄弟之五》67x90cm 2015

《听风者之一》109x78cm 2016

《西部之七十二》76x56cm 2019

《西部之七十七》76x56cm 2019

《乌兰哈拉嘎—11》75x54cm 2023

《悄悄话》75x56cm 2023

《青春之歌》150x100cm 2021

《守护者之六》95x145cm 2016

《梦醒时分》150x100cm 2022

《秋天的童话》145x68cm 2022

《守护者之十三》108x58cm 2017

《乌兰哈拉噶15》75x56cm 2024

《相依之拥》108x78cm 2016

《遇见》150x100cm 2022

《微风细雨》180x100cm  2022